孩子的“隐形攻击”,正在伤害父母!

发布时间:2022-06-20文章来源: 浏览次数:

当提到孩子表达愤怒、不满的方式,我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发脾气、哭闹。

 

然而生活中,也有这样一种现象:孩子表现得挺乖,很顺从,但总是会出现一些“莫名其妙”的行为:

 

明明能吃完的饭,总要剩最后一口;

 

催他走快一点,他反而不慌不忙,慢得出奇;

 

你问他什么,他要么沉默以对,要么回答都行/随便/无所谓;

 

更气人的是,每次犯了错,批评他,他总是虚心接受,却坚决不改。

 

这些行为,比起正面发脾气、哭闹,更令家长感到气愤、无语。其实,心理学上把这种软硬不吃、故意唱反调的行为,称为“隐形攻击”。

 

心理学家蒂姆·墨菲在《隐形攻击》一书中做了这样的定义:关系中弱势的一方通过拖延、躲避、故意激怒、暗中报复等非直接方式,向强势一方表达因地位不平等而累积的愤怒。

 

在家庭中,父母往往是强势的一方,而孩子相对弱势。他们愤怒不满,却又无法直接表达,就会以这种迂回的方式呈现出来。

 

01

如何识别孩子的“隐形攻击”?

 

 

想让孩子远离“隐形攻击”,先得学会识别最常见的行为表现:

 

拒绝沟通,装聋作哑,有情绪不表达,对父母态度冷漠;

 

遇到问题喜欢逃避,莫名其妙地掉链子;

 

表面上顺从,但喜欢敷衍,总是轻易许诺,却常常食言;

 

说话夹枪带棒,喜欢讽刺、挖苦,故意激怒他人。

 

当孩子出现这些行为,也许,我们就该停下来审视一下:自己是不是被“隐形攻击”了?和孩子的相处,是不是哪里出现了问题?

 

 

02

孩子为什么会做出“隐性攻击”?

 

观察发现,越是亲子关系不平等的家庭,孩子越容易出现“隐形攻击”的行为,常表现为:

 

父母太强势,对孩子控制太多,仅凭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来管教、安排孩子的一切;

 

父母比较严厉、挑剔,经常看不惯孩子的某些行为,常常指责孩子;

 

孩子的感受和想法常常得不到尊重,被忽视和否定;

 

父母不允许孩子表现出生气、愤怒等情绪,看不得孩子对自己不满。

 

在这样的家庭中,孩子一直受到父母的控制、严厉管教,却不敢直接反抗,但心里一直积攒着愤怒和不满,就会用表面乖巧,但在行动上拖延、慢、“阳奉阴违”、故意出错等方式,发泄内心的情绪。

 

但一直以来,很多父母都有一个情绪认知误区,认为会“控制”情绪、压抑愤怒,是孩子高情商的表现。

 

这也是“隐形攻击”很容易被家长忽略的原因。

 

还有一些性格急、脾气暴的父母,不但意识不到是自己的管教方式错了,不想办法引导孩子正确表达情绪,相反还会认为孩子只是简单的动作慢,甚至还会觉得孩子笨,然后继续催促、教训、苛责孩子。

 

长此以往,孩子不仅会在亲子关系中常常感到羞耻,自尊心极低,而且会把“隐形攻击”作为一种秘密控制对方的习惯性手段,长大以后不仅会遭遇很多社交障碍,在职场中也会频频碰壁。

 

 

03

“隐形攻击”是孩子在争夺自主权

 

孩子“隐形攻击”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,其实是渴望拥有自己成长的自主权,希望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得到尊重和接纳。绘本《我是个小孩子,我喜欢假装听不见》中描绘的场景,就很有代表性:

 

闹钟响了,妈妈一遍遍催起床,我翻了个身,蒙着被接着睡。

 

爸爸喊我去刷牙,我一直坐着没动,打着哈欠,挠着胳膊,装作没看见爸爸紧盯的眼神。

 

吃早餐了,妈妈说了 3 次“你要迟到了”,我才慢吞吞端起牛奶杯……

 

我们经常说:你越催,孩子越慢。可能内在的原理,就是很多孩子用假装听不见的方式,告诉父母——我要自己安排自己的人生。

 

尽管我们的安排是为了孩子好,但孩子感受到的,可能是不信任、被约束、甚至是窒息感。

 

处于弱势地位的孩子,不敢和父母直接起冲突,又想赢得自由。所以他们像小乌龟一样,缩进厚厚的壳,以“非暴力不合作”的方式,抵抗父母的操控。

 

如果父母不能明白这一点,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,孩子内心只会越来越压抑,感觉自己不被接纳和重视,缺乏成长空间,亲子关系将会越来越差,也不利于孩子心理和性格的健康发展。

 

04

家长如何应对“隐形攻击”?

 

如果孩子已经出现“隐形攻击”的迹象,我们应该怎么应对呢?

 

首先需要明确一点:父母要跟孩子一起打败问题,而不是站在孩子的对立面。

 

我们和孩子,不是站在输和赢、对与错的对立面。

 

在孩子遇到困难时,我们找寻办法、提供建议,才能解决问题、共同成长。

 

 

01

允许孩子表达愤怒、不满等情绪

 

亲子之间,孩子因为父母的某些行为而流露出生气、不满、失望的情绪,是很正常很普遍的事情,家长只要换位思考一下,就能够接纳和理解。

 

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,家长应该带着一种平等、尊重的心态对待孩子,重视他的感受,允许孩子表达愤怒,并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,正确管理好情绪。

 

02

适当放手,把成长的自主权还给孩子

 

很多父母总喜欢命令、控制孩子,让他按照自己的安排写作业、上兴趣班、阅读、交友等等。

 

而孩子长期在这样严格的管教下,没有一点自己选择和决定的权利,缺乏自由的空间,就会陷入厌烦、叛逆中。

 

我们都该明白,养育孩子,就是一个慢慢放手的过程。

 

父母只要把握大方向,具体问题上给孩子自己做主的权利,尊重他们的想法。

 

适度的自主权,比事无巨细的安排,更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、责任感。

 

 

03

少挑剔指责,多鼓励欣赏

 

有些父母对孩子要求很高、期望很大,就总是忍不住挑剔孩子。

 

但每个孩子都渴望父母温暖的爱,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、支持和欣赏。

 

总是被批评、否定的孩子,时间长了会产生自卑、无力的感觉,觉得自己不被爱,不断否定自己的价值:

 

“为什么我怎么做父母都不满意?”

“为什么我这么差劲?”

 

这种消极的心态,会降低孩子做事的热情与积极性,越来越懈怠,“反正我做什么父母都不满意,干脆放弃努力”,于是也会出现“隐形攻击”行为。

 

因此,我们要多鼓励、欣赏孩子,让孩子感受到爱和接纳,他才会更有勇气、有自信,行为往积极的方向发展,让自己变得更好。

 

心理学家武志红说过:被动攻击,是弱者的武器。

 

冷漠、拖延、强硬等种种问题背后,是一颗柔软、脆弱、渴望被看见的心。

 

它是孩子攻击的方式,更是向父母发送的求助信号。

 

我们要明白:当孩子最不可爱的时候,才是最需要被爱的。

 

-END-

 

大埔县未成年人校外心理健康辅导站

 

伴你快乐成长!!!

 

联系方式:*********** 0753-5538339

 

地址:大埔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一楼

成长,从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开始。

图文来源于心灵成长家园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
免责声明: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,部分文字/图片来自互联网,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。从该公众号转载本文至其他平台所引发一切纠纷与本平台无关。支持原创!

 

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:启明辰星
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