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长要如何跟孩子沟通?

发布时间:2022-05-13文章来源: 浏览次数:

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,也是孩子的终身教师。在家庭生活中,家长必然会与孩子沟通。经常听到家长说,孩子越大越不听话,越大越不好沟通。

 

当前,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方式,常见的有以下几种:

 

1. 指责埋怨型。认为孩子什么都做不好,不能达到自己心目中的要求,拿自己家的小孩跟别人家的孩子进行对比,觉得自己的孩子总是不如别人。这就有了我们平常常说的——别人家的孩子。

 

2. 迁就讨好型。不管孩子有什么样的要求都会答应,怕孩子发脾气不高兴,过分溺爱孩子。

 

3. 打岔啰嗦型。这种方式在妈妈身上比较常见,总觉得孩子什么事情记不住,做不好或者担心孩子自己照顾不好自己,一些事情会反复强调。

 

4. 强迫规范型。这类型的家长跟孩子相处的过程比较强势,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听话,一切都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,认为自己所说的一切都是合理的,这种类型的家长一般在工作方面处于领导阶层,在跟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跟孩子的关系就像是跟自己的下属一样,跟自己的孩子交流好像就是在跟下属发号施令一样。

 

以上这几种沟通模式在我们的生活中居多,都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,而且影响亲子关系。

 

其实,很多家长都清楚应当尊重孩子,和孩子进行民主沟通。但是,现实状况是繁忙的工作让家长与孩子沟通没有计划性和目的性,大多数的父母跟孩子之间沟通都是在孩子犯错的时候。此时的沟通,给孩子更多的是批评和指责,一味发泄情绪。当孩子捕捉到父母的情绪信号时,孩子出于本能的自我保护意识,会把父母传递的信号自动屏蔽掉的。所以,长期运用这样的沟通方式,不但破坏亲子关系,同时没有任何效果。

 

那么怎样的沟通方式,是家庭沟通的最佳方式呢?

 

 

家长应当把孩子当作有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人格的个体去看待,跟他们相处的过程中给予尊重、理解、接纳、支持和鼓励。这种方式可以促进孩子人格的健康发展,同时亲子关系更和谐。

 

首先,明确沟通的目的性。可以问问自己,希望通过谈话解决什么问题,达到什么样的理想状态。同时这个目标必须积极正向,可实现,具体。

 

其次,沟通要传递信息、感情和意义。在向孩子传递信息的时候加入感情,同时告诉孩子事情的意义,三者之间的顺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。有些时候,可能先传递感情会更好一点,尤其在孩子有情绪的情况下,先处孩子的情绪问题,父母可以给孩子传达同理心,让孩子感觉父母是跟自己在一起的,是懂自己的,可以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,觉得遇到事情父母是可信赖的,以后遇到什么事的时候孩子更愿意跟父母敞开心扉。传递所做事情的意义是让孩子知道为什么去这样做,意味着什么,会给以后带来什么影响,这样更容易去坚持。

 

最后,沟通要达成约定。为什么说是约定呢?因为最后的决定是父母和孩子共同决定的,父母征求了孩子意见,尊重孩子的想法,双方都同意这样去做,而不是父母做好什么决定之后孩子直接去实施,自己选择的才会心甘情愿去执行,才不会轻易找借口,甚至当孩子没有做到的时候父母也可以执行约定的内容,监督孩子。

 

父母养育孩子的过程,其实也是一个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,你能走多远,才能带着身边的人走多远,只有父母改变了孩子才能跟着去改变。

-END-

 

大埔县未成年人校外心理健康辅导站

 

伴你快乐成长!!!

 

联系方式:*********** 0753-5538339

 

地址:大埔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一楼

成长,从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开始。

图文来源于智慧父母博览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
免责声明: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,部分文字/图片来自互联网,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。从该公众号转载本文至其他平台所引发一切纠纷与本平台无关。支持原创!

 

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:启明辰星

友情链接